微信小程序开发将为哪些行业带新机遇?在公开课上,微信的掌门人张小龙对微信小程序开发进行了很详细的阐述,还专门展示了几个行业的小程序形态,其中就包括微信最看重的食、住、行、娱乐、医院等线下服务痛点明显又非常刚需的行业,小编也分析了一下这几个行业小程序的形态特点。
1.“住”:交互体验好于OTA平台。
其中,微信团队提到的“住”类微信小程序,是由金房卡开发的。金房卡是一家提供全微信应用的智慧酒店服务商。金房卡创始人韩义告诉小编,第一版微信小程序的设计理念比较简单,就是金房卡与每一家酒店合作开发一款专属的微信小程序,包括预订房间、酒店商城购买在内。由于微信小程序与微信是连通的,用户在预订或结账时,不用输入自己的信息,直接就在小程序上完成操作:
在酒店内放置微信小程序二维码,酒店客人可在进店时扫描使用,下一次使用时可通过二维码(线上可直接保存二维码图片或搜索获得)。这么看来,这种交互体验的确好于OTA平台。
不过,对于金房卡这样的服务商来说,怎么通过各家酒店的微信小程序产品,植入自己的入口才是关键,毕竟替人家做嫁衣不是长久之计。
2.“行”:直接掌握票据信息。
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出差和旅行的次数还是相对较少,为此去下载一个App装在手机里,性价比确实很低,而且长期不用,登录密码可能都会忘记。
在微信举例的航班出行微信小程序中,当乘客需要时,直接搜索微信小程序并微信登录,即可查看航班、车次等交通工具信息,同时可完成下单、支付,支付完成后便可查看已购票据信息。对于提供餐饮服务的交通工具,还可以进行菜品查看和提前预定,避免行驶之后才发现并没有自己喜欢的食品。
将该微信小程序的二维码贴于机场或车站在机场,只需扫码就可以查询上述的信息,非常方便。
3.“食”:一键分享菜品页面。
“去哪吃”可能是现在大多数用户每天面对的问题。做一款餐饮的微信小程序,进去直接显示附近的餐厅,看到感兴趣的餐厅,就可以点击进行排队;同时,进入菜单选菜下单,等到了餐厅之后,既不用再浪费很多时间在排队上,进店之后,可以马上上菜,节省不少时间。
此外,餐饮类微信小程序更厉害之处在于,如果用户遇到了非常喜欢的菜品,不用分享App或公众号给朋友,而是直接一键分享菜品页面,完全不用再截图、描述。
4.“玩”:扫一扫获取更多有效信息。
电影的海报经常会出现在公交站台、地铁等大多人出行的必经之地。但用户最多也只能获取到海报上的图片和文字信息。要想获取更多,就得自己再搜索。
类似张小龙设想的公交查询微信小程序,开发者可以做一款电影小程序,将二维码附在海报上;一扫二维码,就可以查看电影视频预告,或显示上映影片的影院及时间。如果感兴趣,可以马上选择影院、订票、选座,整个过程无需跳转到其它页面。
5.“医”:解决看病难问题。
现场,小编看到,以后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某个医院的微信小程序,在线选择医生、提前预约、挂号。之后,可以随时查看就诊时间,合理安排。就诊结束后,关于结果报告等信息,都可以通过输入条形码在微信小程序里进行查询,解决了看病“难”的一大难题。
可以说,在服务用户、服务商户方面,微信一直最看重的就是上述几个行业,这次公开课又专门以这几大行业为例,阐述微信小程序的形态与模式,可见官方对这些线下服务场景的重视。另一方面,更透露出这几个行业的微信小程序,也将是商业变现能力最强的。